回不去的眠月石猴 回不去的我們

人定勝天這句話 恐怕要被眼前這條柔腸寸斷的鐵道徹底打翻...


盡可能摸透阿里山園區周邊風景 不放過一草一木 才能應付遊客的疑難雜症
這是在山上工作之後給自己的必要功課與責任 熱愛工作 就從熱愛這片山林開始
每當只休假一天無法回到人間放風的時候 漫步山林就是理所當然的行程 像呼吸一樣自然
知音難尋 能遇到剛好休假又願意一起走跳深山的同事 咱們就手牽手出發吧!

眠月線鐵路 歷經921大地震與88風災肆虐已殘破不堪
隱身在鐵路終點石猴車站的世外桃源也永遠塵封於山林無緣相見 趁著空閒一窺廢棄多年的鐵路奧秘

每天清晨 前往祝山和日出約會的祝山線火車收工之後 鐵道就回歸平靜
沼平車站往阿里山閣方向 從右邊祝山鐵路切入放膽邁開步伐前行 分叉路口約莫十分鐘腳程後出現
叉路右邊往對高岳與祝山方向 左邊是眠月線-早年溪阿縱走(溪頭-阿里山)必經之路

沿著左邊的廢棄眠月鐵道前進 途中偶爾瞥見前人走過的痕跡 是否我也該留下什麼呢?
那就留下滿懷新奇冒險的忐忑與思古幽情吧!散步二十分鐘後 越過看似終點的台灣一葉蘭保護區

接著經過大石頭 再穿越橫躺大樹 結束了與荒煙蔓草搏鬥 重重險阻才正要開始

偶有灑落滿地蕭瑟的平台 可以來一場悠閒小憩或野餐 獨享遠離塵囂的愜意

除了斷垣殘壁與慘不忍睹 我找不到更適合的詞彙形容眼前驚心動魄的場景

每次出外闖蕩 總有股想把這次行動發揮到極致精彩的雄心壯志 或者挑戰個什麼的邪惡念頭

顯眼的警告標示卻像是一張再往前跨一步便會從天而降的高額罰單 左右我繼續向前冒險的決心

在好奇心與眼前未知的恐懼相互拉扯之下 忍不住再往前走幾步期待驚人的發現

身為懼高重症患者 回首來時路竟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見鐵道之殘破,獨愴然而涕下"的感嘆
當然會讓我想飆淚的不會是舉步維艱的鐵路 而是腳底懸空 頭皮發麻的自我突破

鐵路 承載著無數歷史故事 是歲月痕跡的最佳見證 鐵條上的線索 則是登山客們不畏艱難的證明

走過許多人走過的路 試圖揣想當時人們經歷的風霜 踏上坍方成小山的石堆 卻步了
有時候裹足不前並不是退縮 只是在等待更適合再次出發的時機 原來 學習停下腳步也需要智慧..
.
橫亙在重重險阻之前 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過往風華

苗頭不對千萬不要戀戰 務必保護自己全身而退 切莫成為登上社會新聞浪費公帑的死老百姓

我試圖跨越那道隔閡終究無能為力 只期盼時間帶來新契機

後來勇於冒險的表哥親身走過 這是翻山越嶺的最佳詮釋 也是我望之卻步的艱難路徑
沿著前人走過留下的愛心繩索前進 對登山客而言是一小塊蛋糕 興許還能在山壁斜坡石堆中輕盈漫步

路是人走出來的 走不出一條路就爬吧!
眠月鐵路中段約莫數百公尺隱身於伸手不見五指隧道裡 鐵道早已被掩埋在天災肆虐後的石堆下
越過重重險境 映入眼簾是重見天日的鐵道 穿上厚厚一層鐵鏽的軌道躺在一點也不踏實的木樁上
走過這段路的朋友都說:這裡的美麗令人屏息 可惜我是無緣也無膽親身經歷了

台鐵朋友說眠月線鐵路殘破不堪修繕困難 投入大量人力與銀兩 曠日廢時也難再回復往日榮景
拜商業考量之賜 沒有經濟價值的石猴車站終究得到遺世獨立 安詳荒廢在山林的命運

似乎每一趟旅程總要留點遺憾更令人玩味 逝者已矣 人生依然要豁達前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咕咕魚 的頭像
    咕咕魚

    大隻若魚。我只是個背包客

    咕咕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