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複雜的時候,可以專注做一件事很幸福!專心走路,就沒空去想那些想也沒用的煩惱!
Camino Francés Day 6(2024/7/8)
路線:Estella(星星鎮)-Forjas Ayegui鑄鐵場-Bodegas Irache酒莊-Los Arcos
徒步距離:21.4Km
清晨五點就被室友整束行囊持續半小時的窸窣聲吵醒,打壞想睡到六點半的計畫。出門在外帶著同理心,是旅途的最大功課,我說的就是昨晚(2024/7/7)留宿在星星鎮第一家庇護所二樓靠牆那兩位台灣女生,請妳們不要丟台灣人的臉好嗎!
吃了微波蛋、優格、熱可可,再配一杯發泡錠抑制搔癢的喉嚨惡化,帶著飽足感暖呼呼上路。
在貝殼路標指引之下,甚至不必打開手機地圖就能找到正確方向。
一早就被室友吵醒的怒氣在與很帥的路邊工人打招呼之後煙消雲散,走出舊城區路過新城,時尚現代化的高樓建築物林立,這裡是Estella在地居民生活圈。
今天預計依照官方路線前往Los Arcos過夜。
沿著市中心公路前進,遠離星星鎮新城區,路上建築物稀疏了,草皮、綠樹、遠山...漸漸填滿視野。
從昨天開始進入西班牙的葡萄產區,離開星星鎮不久之後酒香撲鼻而來、酒莊招牌陳列在眼前。
在酒莊之前經過可以蓋章的鑄鐵場Forjas Ayegui,大門口的精緻雕花與爬滿整面牆的鑄鐵藝術讓人停下腳步。
鑄鐵場旁是大清早已經開始營業的紀念品店,朝聖者鐵人、十字架、扇貝...琳瑯滿目的手工藝術品吸住眼球,意圖讓錢包離家出走。
鐵匠大哥正在進行炙熱的柴燒鑄鐵工程,對於進店裡走馬看花的朝聖者已經見怪不怪,並無特別招呼推銷。
離開Estella三公里、過鑄鐵廠不久就抵達擁有廣闊葡萄園的酒莊Bodegas Irache,是納瓦拉自治區最古老的酒廠之一。
繞過葡萄園可見屬於Irache修道院一部分的免費酒泉由Bodegas Irache酒廠提供,左邊水龍頭是紅酒、右邊是水,空中蔓延的酒香讓路過的朝聖者趨之若鶩紛紛拿出鋼杯盛酒品味,酒鬼如我立刻倒光珍貴的半瓶水,用熱情的水龍頭傾注一整瓶紅酒上路,散步路上偶爾小酌微醺,步伐也輕盈不少。
難掩興奮在酒泉前面和法國大叔開喝,酒還沒入口他就滿臉通紅是怎麼回事?我認真詢問有獨特見解的法國人免費的紅酒口味如何?老兄一邊比出紅酒喝起來普普的手勢,然後一邊續杯,還教我法文親親(乾杯)🍷並且慎重正名"可頌"的發音是”誇鬆”,果然紅酒和麵包是法國人的尊嚴。
離開酒莊循著路標走進樹林與荒原,方才群聚在酒泉前面談笑風生的朝聖者們也按照各自的速度逐漸分散。
大部分的路程指標明確,看得出來有定期巡視維修,足見朝聖之路帶來的龐大觀光商機有受到西班牙政府相關單位重視。除了拍照,手機始終停留在飛航模式。
從世俗的塵囂沒入寂寥,除了偶爾的風吹草動,天地之間彷彿只剩踩在腳下的影子伴我同行。
喝完紅酒之後繼續上路,抵達盧金Luquin小鎮在庇護所蓋章之後直接前進。
鎮上酒吧座無虛席,朝聖者們的歡樂笑鬧聲被揉碎在空氣裡,我怕屁股坐下來就會扎根,繼續走吧!
去當地人去的地方,欣賞當地人的日常,就是旅行啊!
地下道是朝聖路上非常常見的路徑,可以安全阻隔奔馳的車輛與路人,減少交通事故。
非不得已我不會在徒步過程中卸下裝備,一但“丟包”偷懶的惡魔就甦醒,再整裝出發需要很大的勇氣。
在踏上徒步旅程之前,從沒想過我能夠天天走路二、三十公里,並且持續一個月不中斷。
罰寫般在一片看不到盡頭的荒野約莫走了一百年之後終於看到餐車。
座位上朝聖者們個個面容都歷盡滄桑,原來累得跟狗一樣的我並不孤單。
用銅板下架食物,找到陰涼處立刻脫鞋讓雙腳與五臟廟得到慰藉,遇到幾天前路上認識的朋友一陣開心閒聊,衝著Pilgrims' Oasis Food Truck老闆娘的加油打氣我會努力撐到最後。
在附近教堂當志工的加拿大女生蘿拉聽到我來自台灣馬上提到遠嫁台灣生了四個漂亮女兒的表姐在舊鞋救命當志工,熱情拉著不久前才捐一批物資去舊鞋救命的我拍影片給表姐,世界其實有點小,在國外旅行遇到和台灣有交集的國際友人備感歡樂。
根據歷年氣象統計資料顯示,七月氣溫曾經突破四十度,欺人太甚的酷暑才是徒步旅行的大魔王。
前不著村、後沒有店的荒野,兩層樓高的麥草堆成為過路人解決生理需求的最佳屏障。
一朵朵棉花飛越過連綿山丘,更凸顯西班牙大地的蒼茫與荒涼,朝聖之路是畫過棕黃色曠野的唯一線條。
走著走著就躺下來了,這個畫面一路都在發生,烈日下的陰影是上天賜與的禮物。
後半段與經常巧遇的台北姊姊同行,一路分享周遊列國心得忘記豔陽的炙熱。
所有商店休息的下午三點抵達Los Arcos,換現金的任務依然沒解鎖。
出發的第一週還處於試車階段,學習讓身體、腳步與路況的各種磨合。
過城門不遠處抵達庇護所,卸下沈重背包是每天最值得歡欣鼓舞的時刻。
入住腹地廣大的Albergue Isaac Santiago,門口散落一大片露天座椅的白色建築物是廚房與櫃檯志工休息區。
庭院左邊建築物則被床位與衛浴設備填滿,一晚8€得到幸福下舖床位和寬廣的曬衣場。
早到的朝聖者以各種慵懶姿勢享受午後的悠閒時光
陽光灼熱刺眼點亮房間,光線充足的庇護所是我最偏愛的住宿環境。
有提供吹風機的浴室、登山鞋排排站刻畫著無數滄桑故事,佈告欄佛系提供網路密碼(多數公立庇護無WIFI)
盥洗休息片刻出門遛噠,死守在五點恢復營業的超市門口等待採買食材,今天必須吃肉,為了迎接明日的硬仗。
全城的店家都拉下鐵門睡午覺,只能鑽進唯一營業的酒吧消暑,在成為朝聖老鳥的路上,熟面孔愈來愈多,偶爾也能有人一起閒聊、打招呼、喝酒打氣,我不是一個人。
看到貝殼就打開走路的開關,這也是一種病嗎?
炎熱午後,大街上除了偶爾出現的朝聖者背包客,就只有參加完奔牛節等公車的學生。
庇護所廚房鍋碗瓢盆一應俱全,連調味料都有,總算可以認真吃一頓像樣的晚餐,拎著超市採買食材準備下廚,突然出現一大群初次見面的台灣人同時霸佔廚房,要用餐的西方人悠哉在中庭聊天曬太陽耐心等待。台灣人發揮用包包佔位置的本事讓我內心白眼翻到天邊,同路好幾天的白人女生本要坐下來覓食,又識相去找別的位置。那群背包小白烹煮完畢將鍋具泡水擱置就群聚吃飯,沒考慮後面一堆人在等著要用鍋具。真的不要把自己生活在台灣那一套習慣拿出來國外,貶低自己的格局!
我拎著飲料坐在彩繪圍牆旁的石椅上耍廢,不想被其他西方室友把我和那一群無知人歸為同類。每次入住青年旅館只要聽到台灣人都完全不想相認套近乎,因為大部分的舉止都讓人傻眼,是我道德標準太高嗎?!
攤開破破爛爛的腳底,認真審視走路姿勢與步調,必須找出減少水泡的方法。
走過路過必須留下痕跡才不虛此行,寫留心簿是朝聖路上培養的小樂趣。
Buen Camino!
法國之路Camino Francés故事未完....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