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之路經過的小鎮都這麼美的話,一輩子就這樣一直走下去好像也可以啊!
Camino Francés Day 2(2024/7/4)
路線:Roncesvalles-Zubiri
徒步距離:21.5Km
一大清早被教堂悠揚祥和的彌撒樂曲喚醒已經是清晨6:30,整束行囊、揮別給我許多幫助的志工們準備出發,看到空無一物的鞋櫃才知道我又是倒數離開庇護所的住客。
熬過昨天庇里牛斯山翻山越嶺大魔王之後,期待未來的旅程豁然開朗、越走越順!我在認識這個世界,也在認識我的身體。
朝聖路上經過的鄉鎮都能見到建議每日徒步距離的告示牌,鉅細彌遺標示地形、海拔、路途上的觀光景點...提供朝聖者最詳盡的旅程資訊,即使全程脫離科技(GPS、Camino APP)的協助,用最原始的方式走完全程也不是問題。
鑲著黃色貝殼圖案、標示距離終點Santiago倒數里程的水泥柱是朝聖路上確保走在正途的存在。
沿途可見與Santiago相關文字、塗鴉、指標與各種饒富創意的裝置藝術。
西班牙的咖啡廳是便利商店之於台灣的重要存在,吃早餐、下午茶、喝酒、蓋章...平易近人的1.5~2€可得到一杯咖啡附加使用洗手間與休息歇腳,無論何時都能見到朝聖著的身影。
朝聖路線大多是人口稀少的偏鄉小鎮,路過超市必須把握機會採買補貨。
老闆結帳一半轉身走進廚房拿麵包,留下滿臉問號的我與打開的收銀機面面相覷,隨性樂天的西班牙行事風格完全顛覆“歐洲治安很差”的刻板印象。
不論何時經過各個小鎮都是人煙罕見的狀態,讓我經常懷疑裝飾優雅的房子是否有居民?!
官方路線規劃以讓朝聖者經過教堂為原則,無可避免繞遠路卻能更貼近在地文化,憑藉GPS導航前行通常走大馬路能節省更多時間卻會錯過許多風景, 享受徒步過程或者追求盡快抵達目的,路線有千百條,青菜蘿蔔各有所好,選擇自己走得開心的路,就是屬於自己的朝聖之路。
沿途指標明確,通常會標示鄰近村莊的距離,沒有設定每日徒步距離者隨時可以改變心意找到落腳處過夜。
風和日麗、陽光不曬的早晨最適合徒步。
每走幾公里就會經過小鎮,糧食與水不需背負太多徒增重量。
除了官方路標與私人建築物的圖示,西班牙的石板路上經常可見朝聖之路的各種貝殼圖案。
難以界定邊界的蓊鬱森林經常可見木柵欄,阻擋動物?區隔人類?設置的用意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隨身攜帶容器上路,路上經常能遇到水源無限暢飲,酷熱難耐時還能用來“醍醐灌頂”清醒腦袋。
這麼帥氣可以嗎?!徒步在森林裡遇到市府的騎警巡查,彷彿童話故事場景在眼前上映。
除了酒吧、咖啡廳,移動餐車也是朝聖者徒步路上的救贖,除了沁涼飲品,也販售水果與食物。
與庇里牛斯山沒有盡頭的綠色地毯和牛羊遍佈山頭的景色截然不同,前往Zubiri經過10公里綠意盎然與數公里罰寫一般的碎石路上下坡,讓人不得不全神貫注於腳下步伐以免翻船。
熬過昨日登山路程,今天全程路徑平緩好走,就是合歡北峰拉成水平線的概念,後段2K石頭路微陡下也輕鬆走完,漸漸習慣負重移動,也與全身痠痛成為好朋友。下午三點抵達人口只有500的橋之城小鎮Zubiri,地標是這座中古世紀建造的石板橋。
過橋之後隨便亂晃,看到順眼的庇護所就進去問價錢,入住Albergue Zaldiko一晚14€,頂著超有型捲髮的闆娘親切招呼,麻雀雖小、廚房設備俱全。
得到有插座的上舖床位,私人庇護所除了一次性的床套、枕頭套,貼心提供毛毯(基於衛生安全原則,非不得已不會使用“閱人無數”的毛毯)。
洗手台與衛浴分離是充滿幽默的格局
佔地不大的交誼廳被報到桌、廚具、洗衣機...填滿,吃掉一大半空間的黃藍垃圾桶格外醒目。
充滿旅人足跡的交誼廳隨處可見關於朝聖之路的旅遊資訊。
朝聖庇護所內建臭鞋集中營
歡樂悠閒住進整面牆畫滿卡通彩繪的庇護所,洗漱完畢將昨天沒晾乾的衣服直接攤在家門口日光浴,與隔壁房幾位台灣室友閒聊彼此的旅程計劃後出門採買。
晚餐食材在幾步之遙的轉角小超市買齊,說食材也許過於慎重,也不過是一碗泡麵、一盒可以微波爐的雞塊和一顆桃子與些許明天帶上路的乾糧麵包,徒步旅程才開始,對於預算有限的背包客來說,住宿有廚房絕對不上餐館覓食是省錢的中心思想。
晚餐後帶著按摩球散步到庇護所旁邊運動場拉筋曬太陽,這應該是未來一個月可以預見的伸展運動日常,塵埃落定還有餘裕漫遊小鎮的感覺真爽!
相較於台灣爆醜的街景,西班牙人(或者說歐洲人)的生活情調從陽台上精心擺設的盆栽可見一斑。
Zubiri是法國之路必經小鎮,據說動物在橫跨Arga River的羅馬式橋樑中央支柱盤旋三圈,狂犬病會不藥而癒。
沒見到動物在橋樑周邊盤旋,取而代之是一大群朝聖者在河裡戲水、喝酒、享受人生的美好畫面。
Buen Camino! (一路平安)
法國之路Camino Francés故事未完....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