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推移深刻感受到歲月的重量,不只是體力負荷,旅行態度也逐漸在時間的洪流中悄悄改變。
Camino Francés Day18(2024/7/20)
徒步路線:Terradillos de los Templarios-Bercianos del Real Camino
徒步距離:24Km
每天都和破傷風阿公在同一個小村莊落腳,昨天又入住同一個庇護所,早上一起成為退房壓軸,拖到天亮最後離開。幾天前他睡我隔壁下舖,我遞出水泡貼讓他保護被異物插入的腳趾,他問我來自哪裡?我驕傲地回應”台灣”,希望這個名字能深刻烙印在他腦海。
西班牙盛夏的黎明,頂著穿短袖微涼的氣溫出發,腳踩靜謐的大地與走路發動全身熱量襲捲而來的如同漲潮般的暖意,是我最喜歡的徒步狀態。
提高在陌生環境的敏銳觀察力並觸動好奇心,也更容易因為小事而感動,這就是旅行的魅力!
記得有一句廣告台詞是“世界愈快、心愈慢”,生活在快速變遷的年代,慢活反而成為愈來愈多現代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凝視太陽冉冉升起,這個放諸四海並無二致的自然現象,是不至於令人歎為觀止的美麗,卻帶來無限的平靜。
太陽無私地溫暖我的背,西班牙的土地承接住背包重量與日漸輕盈的肉體,一路向西繼續前行。
風塵僕僕空腹出發,需要進食的生理需求高漲,踢3K抵達今日第一個小鎮Moratinos,覓食為首要任務。
坐在庇護所咖啡廳外,邊曬太陽邊早餐,我喜歡這種不趕進度的從容。
遇到好多路過的熟面孔,順便幫忙招攬客人,不趕路,喝一杯咖啡的時間還是有的!
不忘初心,好好享受這趟未知的旅程,偶爾很酷、充滿趣味,還學會了知足,那樣就好。
Moratinos鎮上教堂外的行道樹穿著色彩繽紛的毛衣,還有令人目不暇給的毛線織品懸掛於樹木之間。
疑似公車站的建築物牆上也掛著一大片配色活潑的毛線織品,無從得知是否有特殊意涵?或純粹藝術點綴?
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願意邁開步伐、雙腳持續交互移動就能輕易達成的事,沒有任何門檻,除非沒有腳。
上午九點走進San Nicolás del Real Camino,這該死的向日葵花海,誰允許你們開得這麼美?花團錦簇、充滿朝氣的向日葵像極了一個個隨風搖曳的笑臉,走不出去的廣闊黃色結界讓人目眩神迷。
黃燦燦的向日葵默默偷走我30分鐘青春,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只要嚴肅的韓國阿啾西走在我前後,就會主動問需不需要幫忙拍照?比起向日葵花海,想和阿啾西合照的任務至今尚未解鎖,真是個有原則的拘謹大叔。
San Nicolás del Real Camino是Palencia帕倫西亞省最後一個村莊。
沿著公路前行,偶爾必須接受車輛呼嘯而過的震撼驚喜,儘管是我最不喜歡的路段也總會走完。
非常享受走路時從腳底透過大腿流竄到全身的熱量,那是一種對於真切踏在土地上的真實感,證明我還活著。
『路彎彎,每步都踏著陽光,天茫茫,叫人想往雲裡躺,我終於可以飛,飛得比天還要高,看清楚這世界的奇妙。』今天走路時不自覺哼著這首歌…
隨著即將進入薩阿貢Sahagún版圖的路牌出現,宣告著法國之路已經走到一半,步入真正進退兩難的處境。
法國之路地理中心紀念碑是兩柱堅毅對望的中世紀武士裝扮雕像,宛若為了鎮守此地而生的防禦堡壘。
地理中心紀念碑附近的Ermita de la Virgen del Puente修道院建於十三世紀,位於瓦爾德拉杜伊河上方石橋旁,曾經是朝聖者和麻瘋病人的醫院。
微風徐徐,能在法國之路中點睡午覺也是一生一次的珍貴體驗啊!
十一點半郊區走進薩阿貢Sahagún市區,荒煙蔓草的景色逐漸被填滿朝聖者圖案的高牆取代。
從食之無味卻又背負太多責任與義務而不得不“這樣活著”的日常中抽離,是很奢侈的幸福。
不起眼的轉角有一間被販售琳瑯滿目商品的販賣機填滿的白色小屋。
除了零食飲料,罐頭、紀念品與鞋帶....各種讓人會心一笑的貼心小物陳列在販賣機裡面。
即使沒做功課單純追隨指標前進,對於途經多少鄉鎮也毫無概念,小鎮規模從擁有鐵路建設可見端倪。有時間壓力與體力不支的朝聖者大多選擇從薩阿貢Sahagún搭火車到León。
抵達奔牛節期間也同時聯合周邊鄉里舉辦奔牛活動的熱鬧小鎮薩阿貢Sahagún蛋黃區。
市中心出現按摩店招牌讓人不禁莞爾,果然是對朝聖者極度友善的小鎮,好奇持朝聖護照消費是否有折扣?
走進提供旅客諮詢服務的庇護所補強旅遊資訊,門口猖狂停放多輛重機甚是帥氣。
從櫃檯人員口中得知鎮上的鬥牛活動於兩天之前結束,打消為了看熱鬧在此過夜的念頭。
重型機車、單車、徒步者齊聚Sahagún小鎮,久違地見到人聲鼎沸的街區巷弄。
薩阿貢Sahagún是法國之路中途點,追求儀式感的朝聖者多半選擇繞路到偏離官方路線的山坡上的Santuario de la Virgen Peregrina教堂領取中途證書。
頂著豔陽前往教堂途中不時出現各種與宗教相關的彩繪,都是以填滿整面牆的方式氣派呈現。
微繞路與微迷路之後總算找到位於小山坡上的Santuario de la Virgen Peregrina教堂。
高掛在湛藍天空的棉花糖只有一朵,不能再多了,西班牙的雲和人一樣,不怎麼喜歡上班。
領朝聖之路中途證書3 €含教堂門票,加碼1.5€得到捲筒,買了個安全感。
偌大的教堂裡只有一位難得在西班牙遇到的臭臉櫃檯服務人員與唯一的訪客,就是在下本人我。
一樓陳列著記錄教堂一生的攝影作品。
挑高的半圓形穹頂與米黃、咖啡配色磚牆,像極了價格高級但口味偏甜的巧克力夾心餅乾。
據說曾經顯靈為迷路者指引方向的聖母雕像是少見的朝聖者打扮,慈祥中帶了些許嚴肅。
教堂二樓被鑲著木頭書櫃的書牆圍繞,彷彿駐守千百年時光的木椅則靜靜擺放其中。
鳥瞰深幽靜謐的教堂內部,正午十二點半空無一人確實合理。
教堂頂樓包場,坐擁Sahagún搖滾區風景,坐在拱門下方情人雅座休息片刻,享受烈日裡珍貴的微風吹拂。
過於熱情火辣的太陽是西班牙夏天的特產,幸好我非常享受曬太陽,完成領取中途證書任務再次出發。
有眼不識古蹟的我驚呆於方才小憩片刻之處竟然是歷史遺跡,觀光客模式上身,暗自想像著這兩座對望的地標若能被研發成為紙鎮,我必定買單。
中途證書雖然只是一張單薄的手寫名字A4彩色紙,紀念意義無價。
告別Sahagún,往法國之路下半場大步邁進。
炙熱消弭飢餓感,直接跳過午餐,繼續再踢10公里前往今天留宿的小城,期待能住到有廚房的庇護所。
盤算著晚餐菜單要把Anita留給我的半包白米解決減輕負重,另一方面也是有點想念米飯了。
到底今晚能否如願煮飯呢?
現實世界無法釋懷的各種負面情緒與想法透過走路消弭殆盡,路過Rio Cea輕易被眼前的小情小愛感染幸福。
每一個路標、每一面指示牌,都是對朝聖著的貼心指引,此地貼心過於滿溢,想迷路反而困難。
沒有拐杖協助而空手徒步的我,是不是有點厲害?(自以為)
起初是因為剛好有空、不帶任何目的踏上朝聖之路,走這走著完成一半路程,逐漸堆疊起不想輸給身體的好勝心與倔將,心裡揣想著,既然已經走到一半,那麼走到終點應該不是太困難的挑戰吧!
儘管已經有多年背包客旅行經驗,大多僅止於目的地周邊的走路,城市之間的移動依然仰賴大眾運輸,直到實際踏上全程徒步的旅程,我才慢慢理解徒步是怎麼一回事。
不只是背著行囊走路,身體遭受的磨難與外在環境無法預期的情況才是最大挑戰。
搭車移動時,狂風暴雨或艷陽完全與我無關,單純靠身體移動時,我自己就是交通工具,無法抗拒天候擺佈。啊!原來走路這件事很簡單,也很不簡單!
下午三點走到今日目的地Bercianos del Real Camino,是個人口只有三百人的小小村莊。
進化成為老包的路上,現在已經有餘裕挑選喜歡的庇護所,打算在這個很少人停留的小村過夜。
下午三點多入住擁有44個床位的自由捐獻庇護所Albergue Parroquial Casa Rectoral。
超佛心住宿提供晚餐、早餐、下午唱詩歌禱告、登小山丘看夕陽…活動豐富,評價9.6並非浪得虛名。
辦理入住手續時,志工以桌上超大盆糖果與櫻桃迎接遠道而來朝聖者。
明明床位很多卻被安排在上舖,領了一次性床套後隨遇而安地熟練進入打開背包-拿盥洗衣物-洗澡的流程。
今日一路不見蹤影的小卷毛再一次成為我對面上舖的室友。
酷暑之下徒步的朝聖者們東倒西歪睡成一片,台灣Austin和貝兒、義大利橘色大叔Francisco、巴西Flávia、義大利熟女三人組、以及後來才認識的背小吉他徒步的愛爾蘭Aido、黑人長腿妹Toni...都是我的室友。
與廚房交誼廳一牆之隔的是由整齊紅磚堆砌而成的洗衣台。
浴室蓮蓬頭熱水無限暢飲沒有限時、洗衣台有提供肥皂、曬衣場有曬衣夾…幸福就是如此樸實無華。
有一種飢餓叫做”庇護所志工覺得妳餓”!
逛到餐廳被志工大叔發現我沒吃午餐,立刻送上一杯超暖心熱牛奶、小蛋糕、然後端出他私藏的pizza、接待桌那一大盆櫻桃也直接搬到我面前,是不是我面容枯槁、曬黑的臉看起來很欠餵食?!
盥洗完畢神清氣爽,漫步在以紅磚平房為主的Bercianos del Real Camino品味小村莊的愜意。
村裡唯一的雜貨店,下午五點營業之前已經有四位顧客坐在門口殷切盼望,貝兒、美國John、Austin和我,這一回合由台灣選手對上美國,以三比一的驚人差距遙遙領先。
雜貨店老闆娘準時五點開門營業的悠哉,瞬間被迎面而來積極入內購物的四位朝聖者打亂陣腳。
照慣例備妥明天要帶上路的食物,當然不能放過難得出現在雜貨店的水果。
雜貨店採買很辛苦,回家趕緊再躺一下恢復元氣。
晚上七點所有朝聖者分工合作將餐廳桌椅與餐具搬到庇護所門口,展開28人的戶外朝聖者晚餐。
庇護所特地從市區借來餐廳廚師製作西班牙烘蛋,戴著貝雷帽的落腮鬍大廚一條龍包辦了分食熱騰騰烘蛋的神聖任務。
紅酒無限暢飲,這絕對是朝聖晚餐中最讓我嘴角上揚的福利。
與所有室友們群聚同桌戶外晚餐,是讓人永生難忘的初體驗,整理照片同時不禁想念起每一位室友。
吃到一半村民開著一層樓高農具車路過家門口,我們舉杯致意,彷彿整個靜謐小村都被感染了歡樂氛圍,紅酒、麵包、沙拉、烘蛋、水果,各國語言夾雜在餐桌上譜出熱鬧樂章。
飯後室友們鳥獸散,巴西Flávia、黑人長腿妹Toni、每天都在同一家庇護所相遇卻未曾聊天的白人情侶...眾人陶醉於愛爾蘭Aido彈奏的輕快樂曲之中。
順手洗完有史以來最多的碗盤,得到超愛台灣茶葉的美國志工珍藏”天仁茗茶”茶包回禮,這絕對是我參加過最像一家人的朝聖晚餐。在西班牙鄉下喝美國人送我的台灣茶,有點幽默。
沒趕上庇護所志工帶領的夕陽導覽,其實只是一群人散步到附近小山丘聊天的活動,乘著夏夜晚風漫步於令人沈醉的晚霞之中,在海拔八百米的梅塞塔高原不禁拉高衣領、瑟縮身體。
隨著熟面孔愈來愈多,庇護所不只是提供睡覺的功能,更像是回家。
Buen Camino!
法國之路Camino Francés故事未完....待續
- Jan 14 Tue 2025 02:45
法國之路Day 18 有一種餓叫做庇護所志工覺得我餓Bercianos del Real Camino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