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七月踏上朝聖之路,今天不斷被朝聖者請喝啤酒,麻痹了腳指甲離家出走的空虛失落感。
Camino Francés Day19(2024/7/21)猖狂啤酒日
徒步路線:Bercianos del Real Camino-Mansilla de las Mulas
徒步距離:27Km
離開庇護所之前敲了昨天餵食我Pizza的志工房門道謝與道別,無私奉獻的大叔努力睜開惺忪睡眼回應我一個大大的溫暖擁抱。
海拔八百米的Bercianos del Real Camino清晨只有十幾度,今天走一身四季裝扮的徒步時尚,將所有外套穿上身。右邊那位偶爾會在路上相遇卻未曾交談的高瘦先生打算衝42公里!新朋友、老朋友們,一起出發吧!
清晨七點慢悠悠地踩著和煦陽光和最後一批離開庇護所的夥伴們啟程。
村莊裡不起眼的兩層樓建築物門口欄杆上懸著Camino Francés的白色字樣,協助朝聖者確認方向。
走出Bercianos del Real Camino之前,出現一面有朝聖者畫像的水泥牆,橫向展示的意圖百思不得其解。
遇到早上五點就從上一個小鎮出發、已經走了十多公里卻還沒吃早餐的沙鹿音樂老師,趕緊把昨天在雜貨店買的香蕉給她充飢,她問我為什麼這麼有活力?我說充飽電的狀態只限出發前半個小時。
一路接受太多人恩惠,總算有機會給予他人微薄幫助。在外走跳,身上沒有行動糧的恐慌我能感同身受,希望一路上的夥伴們都安全健康走到終點。
上午八點半走到七公里外的El Burgo Ranero,每當對方向遲疑時,黃色箭頭彷彿有讀心術般出現。
除了黃箭頭和扇貝,即使不黯西班牙文也讓人一目瞭然的藍白徒步標示無處不在。
只要持續不懈,有一天終將走到引頸期盼的終點。
從朝聖者口中得知前往León之前大都是筆直看不盡頭也沒有任何遮蔽的馬路,許多人為了省略這一段無聊,選擇直接搭公車到León。
El Burgo Ranero是官方路線上面今天經過的第一個小鎮,人口不到一千人。
旅行的魅力在於打開感官,留意周遭容易被忽視的小事物,在累積社會歷練之後,對於人生的態度逐漸傾向返璞歸真,嚮往追求簡單的步調。
生而為人無可避免的責任義務、社交互動、接受世俗規範與約束反而成為負擔,壓力無處宣洩的時候,就去走路吧!
離開El Burgo Ranero之後將是長達13K與無垠麥田為伍的路段,備妥充足水份再出發。
疑似在地居民的視障老爺爺拄著導盲杖步履蹣跚卻熟練地循著田邊散步,這一幕深深觸動我,走路是呼吸一般理所當然的日常,並不會受視力阻礙。
獨行於悠長無盡頭的道路上,多的是時間與自己對話。自言自語、引吭高歌、開懷大笑、席地而坐、以天為被以地為床...所有在熙來攘往的水泥叢林裡會引人注目的違和舉動,在獨自漫步的荒野中都是被允許的。
生活在現實世界的我是誰?不需要扮演角色,不需要戴面具的時候,我是誰?
難得出現的涼亭是瀕臨中暑者的救命稻草。
用身體真切感受西班牙晨昏溫度與氣候變化,用雙腳踏實地踩在這片土地,走路是生活日常。
走著走著經常見到水泥柱哩程數字脫落,身為資深背包客有隨身攜帶簽字筆的”職業病”,想不到給食物做記號寫名字的筆能在朝聖之路起到補強作用!
認真蹲在地上為路標進行補強工程,巧遇破傷風Jose路過,驕傲地向他展示我的得意之作。
依照先人遺跡臨摹出倒數340KM左邊兩個數字,但是為什麼愈走愈多?剛剛不是331Km嗎?!莫非一切都是幻覺?我正在走回頭路?
記憶可能是禮物,也可能是傷痕,若能將傷痕轉化成禮物,那便是旅行最好的結局。
在我的字典裡從不存在“無聊”,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無聊路段,我卻走得津津有味。
第一次見到西班牙火車,竟然是在前不間古人、後不見來者的荒原,我興奮地像個初次目睹這一串交通工具移動狀態的孩子,瘋狂驚呼與大笑同時熱烈按下快門。
隨著距離法國之路三大城之一的León愈來愈近,高速公路、工業區、地下道...各種現代文明建設陸續出現。
無論經過幾次堆砌在地上的巨無霸箭頭,那份劇烈指引朝聖者明確方向的用心總讓人莞爾。
上午十一點半在荒涼的麥田中出現座落於Santas Martas的咖啡廳,是汪洋中浮木一般的存在。
儘管我不餓也不怕曬,一口氣走了四個半小時,需要適時讓雙腳放空片刻。
人口只有200人的Reliegos是今天第二個小小村莊, 位於塞博萊拉山脈海拔約1100米處 ,是坐擁自然美景的寧靜鄉村。
今天西班牙的雲朵公休,火辣的艷陽將朝聖者逼進露天酒吧的陰涼處躲避過於熱情的當空烈日。
Reliegos不是第一個朝聖者人數比居民多的小小村莊,應該也不是最後一個。
朝聖之路考驗的不只是個人體力的物理反應,而是能否堅持完成一件事的決心。
我沒有那種在勞其筋骨的旅行中會頓悟生與死的智慧,只有”至少要努力走到今天落腳處”的短視,仗著每天都想要早點躺平床上的相同誘因,走著走著,竟然走一半路了,想來要走完餘下另一半似乎也沒有那麼困難了!
除了官方提供住宿資訊,不少獨立經營的庇護所會以最傳統的路牌方式廣告,並接受電話預約訂房,掛在樹下有點可愛的庇護所廣告吸引我目光,也許今天就住這裡如何?
走出曠野,每當村落出現眼前時,“又進階一關”的勝利感油然而生。
得到路邊廣告啟發喚醒想要住得舒適的慾望,捨棄公立庇護所,幸運搶到Albergue de Gaia八個床位的最後一個。
走路讓人失去時間感,雖然一點就抵達落腳處,卻忽略今天是所有商店都沒營業的週日,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無法休息,馬不停蹄展開尋找雞蛋之旅。
總算在加油站附設商店添購炒飯食材,我不想再背著沈重的米徒步,今天半包米all in。
每晚12€的私立庇護所Albergue de Gaia就是民宿,有別於無給職的公立庇護所志工,老闆和櫃檯職員是有上下班時間的在地西班牙人。
在沒有預訂床位的情況下幸運得到最後一床的喜悅展現在瀏覽前人徒步戰績的從容之中。
另人眼睛一亮的乾淨廚房讓我心花怒放,背了好幾天的愛心白米終於能送進肚子裡。
儘管為了節省旅費以公立庇護所為首選,偶爾多花點錢升級住宿環境,除了提高睡眠品質,也能藉機把身體認真從頭到腳梳理一遍。
民宿後面的庭院具備交誼廳與曬衣場功能,麻雀雖小,擺設並不草率,從懸在牆上的植物與彩繪以及陽傘配色足見業者管理民宿的用心。
日照範圍太狹隘時就會上演滴著水的衣服們追著陽光跑的幽默畫面,偶爾可見善心室友協助搬動整座曬衣架。
室友除了昨天的原班人馬,前天共進晚餐的德國Mike大叔睡在門邊的下舖,大方分享躺在冰箱裡那一手海尼根任我喝,酒精是朝聖者精神糧食,因為帶不走,最適合拿來拓展國民外交,在協助消滅室友的啤酒任務上,我也貢獻了不少心力。身為整個房子唯一的亞洲人,腦袋翻譯裝置很難跟上他們的聊天語速,我就努力煮飯,用雙耳沈浸於空中英語教室的氛圍。
用鍋子煮米再炒飯,大概搞了一萬年,順便準備明天午餐水煮蛋兩顆。
超軟爛的米飯無法粒粒分明,竟然得到三個室友禮貌性的大拇指肯定,總之能吃到飯就是開心。
十九世紀重建的修道院維持著如同昨天才重新粉刷的亮麗,讓人一秒聯想到馬來西亞的紅色教堂。
教堂內部是一眼就能望穿的格局,簡單莊嚴而不失優雅。
走路第十九天,小拇指弟的軀殼終究離我遠去!
晚上八點坐在路邊曬日光順便處理離家出走的腳指甲,被破傷風阿公Jose撿去酒吧用啤酒消暑,把酒言歡結識愛笑的新朋友比利時正妹、路過酒吧的南非Sharen也加入啤酒行列,朝聖之路的話題蔓延到隔壁桌,打開旅行話匣子一發不可收拾,返回庇護所已是門禁壓線的十點。
氣溫涼爽、陽光溫柔、大部份路段是微林蔭的平緩泥土路,邊走邊唱歌,花6.5小時順暢踢完27K。多數時間獨自前進,偶爾與朝聖者擦身而過,一個微笑、一句加油,沒有過多交談,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享受徒步的沈澱時光。
Buen Camino!
法國之路Camino Francés故事未完....待續
- Jan 16 Thu 2025 20:11
法國之路Day 19 腳指甲離家出走Mansilla de las Mulas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