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投入一件事往往會造成副作用,旅行就是這樣的存在。可以想像結束這趟顛沛流離長征之後又要花好多時間沉澱與消化沿途的感受與悸動。這些副作用並非出發之前可以預想的,走著走著就變成這樣了,也許真如同走過這條路的人說過”並不是你選擇朝聖之路,而是朝聖之路選擇了你。”
Camino Francés Day28(2024/7/30)
徒步路線:Triacastela-Sarria
徒步距離:21KM
徒步時間:4.5小時
冷冽陰沈的清晨七點鐘,厚重的雲層高掛天空,黑暗靜謐的Triacastela街道仍深陷夢鄉不願甦醒,拉高衣領、瑟縮身子出發,許願今日大太陽別讓我等太久。
昨天與2號室友為宗教而上路的法國大叔度過悠長的閒適時光,我們坐在可以欣賞大街的廚房看著戶外雨景聊起踏上這條路的心情。大叔開玩笑說這場驟雨是上帝對無知的人們發出怒吼。”我知道錯了,以後會成為更好的人!”機靈回答換得大叔莞爾。清早揮別悠哉喝咖啡的大叔,再次啟程。
今天將前往倒數100K起始點Sarria,意味著安寧的徒步生活即將終結,珍惜最後一天愜意享受寧靜大自然的時間。
沈睡的餐廳門口懸掛一列璀璨的燈光,貼心善待摸黑上路的旅人不言而喻。
做足功課再出發的旅行只是複製貼上他人的路線,親身經歷一次他人的經歷,有種明明還沒出發已經能預知在哪一段路會見到什麼風景的理所當然,這樣的旅程能避免許多意外、過濾不必要經歷的危險,卻也失去更多冒險與驚喜的機會。但畢竟旅行是主觀感受的歷程,無法評分也沒有判斷好壞的必要,如果以追求”有去過就好”為出發點,爬文做好行前功課,帶著比照辦理的模式出發,不啻是最保守卻安全的旅遊模式。但這不是我的風格。
出發不久趕上住在隔壁庇護所的義大利制服大叔三人組,路上經常相遇的緣分,現在已經不必靠制服認人,大叔一號每次遠遠見到我就會興奮大喊“Taiwan!”
離開Triacastela小鎮前往Sarria的路有兩條,取左往薩摩斯Samos距離19.73 公里、取右往聖西爾Por San Xil距離12.53 公里,昨日聽聞室友2號法國大叔計畫取左走平坦舒適稍長的康莊大道,為了爭取更多在Sarria古城漫遊的時間,我選擇上下坡較為頻繁費力的後者,稍微累的路況對於現階段精神與體力維持在巔峰狀態的我來說不是難事。
早晨的陰雨讓人手足無措,朝聖者紛紛全副武裝出發,連背包也穿上雨衣,道路成為戶外裝備伸展台。
清晨7:40經過還在睡夢中的A Balsa,隨著終點逼近,徒步旅程一路走來由汗水與淚水交織而成的感動溢於言表,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盡情享受。
當身體已經適應困頓跋涉與各種未知的折騰,即使是綿綿細雨的冷冽顫抖或突如其來一陣狂風的飛沙走石,都成為一種享受。
因為一夜大雨讓穿上一層綠色苔蘚的巨無霸扇貝前的水池滿溢。
上午八點來到San Xil,自從進入加利西亞自治區,簡約低調的路標很容易被忽略,即使路過許多小鎮也未察覺邊界感。
前三公里的濕滑碎石上坡拖慢朝聖者們的腳步,很快我又回到一個人包場的狀態,乘著蕭瑟與空曠氣息的微風洗滌走路的疲憊,想到這可能是終點之前最後一次徜徉於大自然不禁感傷。
全神貫注在過於壯麗的風景裡而錯失路標,走了約莫一世紀都不見半個人影,回過神查看地圖驚覺偏離官方路線,一切美麗的錯誤完全歸咎於山光明媚。
早上九點終於找回正途走進Montán領域。
遇到前幾天與他分享台式蛋炒飯的隔壁房室友,正以銅板補充濕冷天氣走路對熱量的渴望。
也許生性孤僻使然,即使過往有台灣百岳與郊山健行的經驗,也從來不曾報名參加過商業團體登山,成群結隊歡聲笑語前進的風格並不適合我,定點休息分享各自的食物、吹噓裝備、炫耀蒐集過幾座山頭的英雄史,那種只是把社交場域轉移到大自然裡面的場景,讓我格格不入,想來我還是適合一個人的旅行,走路就是一個人可以做的事。
往聖西爾Por San Xil路上經過環境清幽的朝聖者自由捐獻補給站Respira Y Distruta,是徒步28天以來規模最大的抖內休息站。
走進石板屋自由捐獻補給站,映入眼簾是一個被眾多瓷器藝術品包圍的氣派沙發客廳。
被桌椅填滿的庭院裡,除了自由奔放生長的植物和掛滿扇貝的枯樹,還有一棟牆面爬滿彩繪的兩層樓住家。既然迷路就順從上天安排,大概是想要收集補給站的心聲被聽見,冥冥中被指引至此。
整桌擺滿水果、麵包、餅乾、牛奶的滿漢全席是飢寒交迫的朝聖者的救命稻草,出發兩小時還不需要補充熱量,蓋章紀念曾經路過的痕跡。
透過旅行經驗堆疊證實多愁善感是我最大的危險,容易因途中的小情小愛而感動噴淚,這個症狀隨著年紀增長愈發不可收拾。
如果沒有意外至少活到七十歲,在這個說長不短的人生旅途中,偶爾留一段留白去走路,對我而言並非自討苦吃,反而是一種按下暫停鍵的休息,就像書寫文章小節之間的空白。休息並不是整天躺在床上無所事事,只要能遠離日常規範,就是休息。
走出村莊,廣闊的視野驟然開展,愛爾蘭Aido背上那把小吉他是相認的憑藉。朝聖路上與他人交談閒聊時我通常不會以做人身調查的方式盤問個人隱私問題,僅止於交換旅途經歷的酸甜苦辣與旅遊資訊,除非對方願意主動提及個人心情。跟隨熟悉的身影前進,省去找路與迷路的麻煩。
身處在對於空間移動不算太困難的時代,旅行這件事,少了一些移動上經歷的刻骨銘心,唯有透過拋開束縛回到最簡單原始的徒步模式,才能重拾旅行的純粹,沒有過多人為建構的熱門景點與行程,只是走進在地生活,感受居民的日常,比如走在狗屎上面或經過維修的路段,都是旅程一部分。
進入Sarria外圍從土坡碎石路進化成柏油大道,日本四國遍路與西班牙Camino友好紀念碑在路邊昂首挺立,收集朝聖雙證書的旅人會將聖雅各之路與長達1200公里的四國遍路一網打盡。
進城之前見到美國恩人兄妹的身影,我並沒有打擾他們行進,帶著感恩的心一路尾隨在後。路上見到太多因傷止步的旅人,帶傷上路的妹妹撐著雙仗、步履蹣跚走到這裡的意志令人折服。
上午十一點半就走進Sarria古城區,朝聖之路的興衰牽動Sarria城市發展,距離終點倒數114公里,匯集南來北往各路旅人,商業規模更勝以往。
人只有在做自己的時候最幸福,我終於找到為何踏上朝聖之路明明很痛苦卻倍感幸福的答案,因為在路上我可以做回最純真的自己,沒有應酬、沒有虛偽、沒有將就、沒有妥協,只有隨心所欲的自由,倘若失去幸福,人生就失去存在的意義。
走路並非唯一途徑,單車與騎馬超過兩百公里抵達終點聖地牙哥也能領取朝聖者證書,不為證書單純享受旅行則不受里程規則牽制,逆向行走也可以。
今天義大利大叔Flancisco住在這家很受背包客歡迎的庇護所,午後漫遊舊城區時見到他換上過於醒目的橘色上衣,獨自在露天餐館品嘗牛排的身影。
對於會認床、淺眠、鮮少下廚、厭惡曬太陽、不黯西班牙語的旅人而言,朝聖之路確實是跳脫舒適圈的苦行,對於躺下三秒就睡、不挑食以吃飽為目標、超愛陽光、比手畫腳也敢聊天的我來說,徒步旅行是毫無阻礙的享受。
氣質高雅的老奶奶與穿著水藍色吊帶褲、打扮紳士的白髮爺爺悠閒散步,這是歐洲街頭看不膩的美麗風景。比起東方活到老做到老、刻苦耐勞的文化,西方人享受生活的智慧更勝一籌。
莫非太早抵達Sarria?街上並沒有太多朝聖者與遊客,連想入住的庇護所都還沒開門,第一次坐在門口等待辦理入住的感覺很爽!這下子總不會沒有床位吧!遇到昨天室友3號韓國捲毛弟弟,他不想繼續等待,改變主意再踢一個城鎮趕進度。
入住位於Sarria大街坐擁山城風光的Albergue obradoiro,一樓就是紀念品店,意圖攔截旅人荷包。
斜槓紀念品店的庇護所十二點準時開門營業,迫不及待丟下背包,探索這座古城!
家裡就是紀念品店的話,很難只付房費11€留宿一晚全身而退,我終於還是不爭氣買了明信片、磁鐵和鑰匙圈,差點連製作精良的水泥地標紙鎮都帶走,笨重的紀念品就留到終點再扛回家。
乾淨寬敞明亮的大通舖有風扇、暖氣、毛毯與維持個人隱私的活動門簾,拉上門簾有瞬間移動到台灣健保多人病房的既視感。
浴室門外擺放木頭椅子與足底按摩機是私立庇護所的小貼心。
早早抵達民宿輕易包場整個交誼廳,石頭堆砌的牆面散發中古世紀的歷史感,房東先生忙著紀念品櫃檯收銀工作,關於旅遊資訊的疑問,能在貼滿導覽地圖的牆上找到解答。
通過交誼廳有民宿營業之前必須提早離開的出口,多數私立庇護所為方便朝聖者都有設置前後門。
鍋碗瓢盆與烹煮器具一應俱全的廚房令人嘴角上揚,今天是允許大口吃肉、暢快喝酒的好日子。
通過宛如醫院病房的數十個白色床鋪後方是坐擁Sarria市景的後院兼曬衣場。
對於預算有限的背包客來說,品嚐美味超值的朝聖餐(大概13 €起跳)只能偶爾為之,相同花費貢獻給超市可以換取三餐溫飽,前提是庇護所有廚房。
從超市拎回一大袋戰利品,西班牙燉飯佐煙燻雞翅配沁涼汽水,加碼庇護所後院的古城風景,不用上餐館也能吃得很開心。
朝聖觀光重鎮Sarria主街上,酒吧、餐館、紀念品店、雜貨店、民宿、旅館林立,是觀光人潮帶來錢潮的最佳證明。
徒步旅行的膚淺戰利品不外乎遺失幾公斤體重、曬黑的皮膚和一大堆沿路紀錄照片。但真正看不到的禮物是在顛沛流離的旅途中,形塑出另一個面向的自己。
也許當下未能明顯察覺,但人的改變本來就演化於無聲無息的時間裡。
前身是監獄的建築物變身為粉色浪漫的旅客中心,營業到五點,無緣入內參觀蓋章。
陌生人看到照片露出滿意的笑容令人無法自拔,主動幫路人拍照的病,怕是到死也無法根治。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曬成兩截色差的小腿肚義肢感也與日俱增,這是認真走路的光榮印記。
流連於人潮退去的傍晚石板街道上,閱讀名為中古世紀建築的歲月詩篇。
坐在Iglesia San Salvador de Sarria門口,夜色漸濃,抬頭仰望天空,除了幾點星光,還有天色尚未完全闃黑的幽然深藍。
獨行老年人總特別吸引我目光,飯桌上與隔壁下舖室友閒聊,移民美國的菲律賓大叔來自巴拉望,那是幾年前我曾到訪潛水而念念不忘的世外桃源,喜出望外分享著巴拉望的海底有多美,好像我才是菲律賓人那般熱絡。朝聖之路是驟然離世的哥哥的願望清單,大叔代替他圓夢踏上這條路,彷彿許久未曾與人類對話一般不停展示手機裡的照片,分享他每天摸黑上路的歷險,臉上那一抹看透生死、雲淡風輕的微笑,帶給我莫大震撼與感觸。
今日室友之三:經常相遇的馬祖高中老師Austin、被我誤認為韓國人的美術老師龍哥、台南國小班導師Yiching,台灣出產的老師們,年份不詳。
朝聖之路台灣日,走到最後114K開始出現更多生面孔,徒步穿插搭公車到大城市逛博物館的桃園美術老師就是其中一個室友,目前已經遇過音樂、體育、全科、英語、美術老師、美國高中老師、義大利退休教授、還有那位在小鎮當過一日室友的北歐文學老師,一路上遇到太多各國教師,走著走著感覺我的氣質都被提升了!
大通鋪裡此起彼落的鼾聲與室友翻身蠕動的摩擦聲都與我無關,我是那種只要黏在床上就會直接死去的狀態,不會認床的體質注定了一生漂泊的命運,有人說這就是適合旅行的福氣。
Buen Camino!
法國之路Camino Francés故事未完....待續
- Feb 05 Wed 2025 00:24
法國之路Day 28 倒數一百公里Sarria台灣集會日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