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遍患有資訊焦慮症的現代人而言,學習靜默反而是門大學問。曾經在路上瞥見還在使用折疊式2G智障型手機的年輕朝聖者,那是一記當頭棒喝,或許我們想要的遠比需要多太多。
Camino Francés Day29(2024/7/31)
徒步路線:Sarria-Portomarín
徒步距離:23KM
徒步時間:6小時
每起床一次,能逃避現實的日子又少了一天,不想面對逼近倒數的旅程,慢悠悠吃完早餐,摸到天色漸亮的早晨七點才啟程離開加利西亞自治區人口最多的Sarria小鎮。
徒步旅行走到尾聲,大家都放開來玩耍,早上剛步出家門口就被兩個初次見面的義大利姐姐牽走,這份寵愛來得太突然!
只有在法國之路(Camino Francés)與北方之路(Camino del Norte)交會點的Sarria才能見到難得在大清早開燈營業的餐館。
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面對重拾人間煙火的喧囂,Sarria是平靜與熱鬧的界碑,也是長程徒步者與體驗觀光者的分水嶺。
過Sarria之後終點倒數114km人潮湧現,彷彿是學校遠足一般人聲鼎沸。這不是菜市場!這一切都是幻覺!
越過高架橋與鐵軌正式走出Sarria蛋黃區,沿途宛若畢業旅行的熙熙攘攘隨著走進山林而稀釋。
徒步的快樂來自於拋開面具、褪去身份與職稱,擺脫只能是某個人,必須是某個人的社會羈絆。
帶著各種無奈、酸楚、誤會、糾結走朝聖之路,試圖在漫長行軍過程中尋找化解所有困頓的解套。
上午八點進入Sarria近郊小村莊Vilei,因應倒數一百公里的朝聖人潮,自Sarria至終點聖地牙哥,沿途每隔一、兩公里就有小村莊或補給站。比起長途跋涉的苦行,這一段過於便利的道路只能算是大眾郊遊的路線,多的是匆匆一瞥體驗朝聖的觀光客。
戶外從來都只是一個過渡而非居留。也許是這樣一個不被賦予任何意義的空間,反而讓人感到安心與閒適。
不久前還在路邊吃早餐的愛爾蘭Aido轉眼已經背起樂器,超車走在我前面。
Camino官方APP針對每個途經小鎮以圖示說明當地生活機能,房子(庇護所)、購物車(超市雜貨店)、餐具(餐館)、紅十字(藥局)、錢(銀行與提款機)、信封(郵局)、飛機(機場)、巴士(大眾運輸)。上午八點半路過只有一個咖啡杯的超小村莊A Serra,除了滿頭蒼蠅的馬匹和樹林,見不到任何商店,更別說咖啡廳。
加入大批以倒數100K為徒步起始點的人潮讓朝聖路上熱鬧非凡。
楊絳說:年輕的時候我們渴望全世界的認同跟讚賞,到了現在才知道,世界與我無關。
萍水相逢的朝聖者相互打氣、交談、分享生命故事,然後很自然地揮手道別,我也成為別人旅程中的小小插曲。
上午8:50在Peruscallo趕上台灣老師Austin和龍哥的腳步,與老師們分享旅途心情與各自的旅行計劃,暫時逃脫周遭朝聖觀光客的喧鬧。Austin預計結束朝聖之路後前往巴賽隆納接受世界文化遺產薰陶、龍哥則因為後來獨自流浪葡萄牙而登上當地報紙。
收拾行李的貪念最終只會成為肩膀上的重擔,人生也是如此。大多數的人們在旅程出發之前整理行李總是過於貪心,會把旅途中可能發生所需要的預設裝備全部塞進背包,而這一些貪心最終只會成為雙肩扛不起的沉重負擔,在旅程中一點用處也沒有。郊山百岳的健行經驗告訴我,只攜帶每天絕對必需的裝備上路,長時間背負重裝徒步,即使是比多數旅人輕便的6Kg,也是不亞於腳底水泡的挑戰。
Peruscallo路上被朝聖者擠爆的咖啡廳座無虛席,連門口蓋章都大排長龍的畫面讓我瞬間當機,過去一個月徒步於前不見古人、後沒有來者的荒原已然成為追憶。
穿梭於蒼穹曠野,浪跡在灑滿陽光的森林裡,珍惜偶爾獨處的路途。
如果沒有每天規律的走路,獨處的自由很容易演變成怠惰與縱容,那一副糜爛頹廢無所事事的死樣子,是我每一次離職獲得冗長假期的寫照,很開心我踏上這一條路。
9:30途經Snn Miguel,即使是簡單隨性的手寫路牌,也充分展現對朝聖者的體貼,唯一看懂的指示是一百公尺前有蓋章。
身為世俗之人,遠離與拋棄雜念是踏上這條路的出發點。
倒數計時的翠綠怡人格外珍貴,沒入荒野的邊緣之際,展開雙臂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呼喚與熱情陽光的溫柔擁抱,這個畫面未來我會很想念。
2024/7/31 10:19am 必須紀錄珍貴的這一刻,流血、流鼻涕、流汗、流淚、流膿換來的朝聖之路倒數100KM,我可不可以把這一顆大石頭扛回家?!
鬧哄哄的倒數路段最不缺的就是路邊補給站,如果沒有蓋章服務,很難獲得只為了領取朝聖證書而走最後一百公里的觀光客的親睞。
並沒有因為倒數一百公里即將結束苦行旅程而歡欣鼓舞,隨著水泥柱上面的數字愈來愈小,反而有愈來愈深厚的不願結束旅程的執念。
設備新穎高級的補給站卻乏人問津,這是法國之路前五百公里荒野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汪洋浮木。
彩繪各國國旗圖案的貝殼貼滿整個雜貨店外牆,名為海龜的商店除了販售飲食與紀念品,還有一大片提供過路人歇腳乘涼的大庭院。
數到三,所有Cow不約而同抬頭,以複製貼上的角度接受我的快門感召。
隨著路上的遊客瞬間暴增,多的是為了領取終點頒發的朝聖證書而參加“朝聖體驗”的旅行團。
沿路熱鬧烘烘的盛況持續上演,那個動不動就能在荒野包場、擁抱天地的場景,再也不復見。
西班牙學生團、韓國媽媽團、來自世界各地的體驗走路團體...讓朝聖之路成為拉長版的觀光景點,輕裝上路的團體旅客有別於我們這類已經走一個月的長途旅行者的滿身瘡痍,他們裝束乾淨整齊甚至梳妝打扮,沿路歡樂取景拍照打卡與野餐,甚至出動藍芽喇叭放送西班牙熱門音樂,有保母車協助載運行李的郊遊團比比皆是。
正午十二點半抵達今日目的地波爾托馬林Portomarín,”porto“在加利西亞語是“過河”,位於米紐河Río Miño畔,是個居高臨下坐擁湖光山色的小山城。數十年前因修建水力發電大壩招致洪水氾濫,Portomarin老城區和古羅馬橋遺跡被洪水淹沒於Río Miño水域之下,整個村莊搬遷到附近高點基督山(Monte del Cristo),跨越心型大鐘觀景平台旁邊連接Lugo和Monterroso的米紐橋進入Portomarín小鎮,每當Belesar水庫水位降低,古羅馬橋與長眠河床的老城區殘骸才能重見天日。
過Río Miño河後爬上用中世紀橋樑建造的石梯進入小鎮,回首來時路可將壯麗湖景盡收眼底。
石梯上的鐘樓小教堂有替朝聖者蓋立體章的志願者駐點,此地曾是中世紀附設的收費站,進城之前需付過路費。
沿途經過上百個村莊,以生活舒適度與綺麗景緻綜合評分,Portomarín榮登我心中前五名最美的鄉鎮。
應朝聖者需求,在注重生活品質的西班牙小鎮難得出現24小時營業的無人商店。
下午一點準時在Albergue de peregrinos de Portomarín門口等待入住,感謝雙腳給力順利避開炎熱的下午時段曝曬在陽光下,儘管我是不怕曬的體質。
等待辦理入住時以老包姿態率性脫下灰頭土臉的粉紅超跑打赤腳排隊,明明是才穿兩週的新鞋,像是被蹂躪二十年一樣歷盡滄桑。
順利得到下舖床位,與昨天三位室友台灣老師軍團再次重聚,煞有其事熱烈討論回台灣之後相約媽祖徒步旅行與開設朝聖者民宿的可能性,人因夢想而偉大。
也許是為了方便管理眾多朝聖客到訪,自Sarria之後的公立庇護所廚房大多不提供餐具,只能把廚房當作樣品屋觀賞的邏輯對於追求自炊的窮遊旅人如我帶來許多衝擊,沙拉與微波食物取代了先前幾乎天天能吃上一頓熱湯的日常。
有過先前多次訓練,再次入住淋浴間沒有門的庇護所已經能夠從容面對,大浴巾除了客串棉被,此刻盡責扮演門簾的角色。
熱爆的氣溫讓庇護所室友直接躺在門邊長椅就寢、甚至把床墊搬到通風處席地而睡,朝聖者睡覺的一百種姿態自由奔放。
市議會Casa do Concello de Portomarín前廣場周邊餐廳、酒吧與商店林立,五點打烊的旅客中心有販售遊船與多種行程。
在城區閒逛遇到兩天前的室友二號法國大叔,撇開他艱澀難懂的傳道內容,是個幽默貼心的哲學家,抵達庇護所那天看他拎著兩罐冰涼可樂順口問哪裡買,直接遞給我一罐解渴。現在只要遇到熟面孔都先合影留念,把每次重逢當成最後一次見面。
十二世紀的羅馬式教堂Iglesia de San Nicolás de Portomarín在舊城被淹沒之前一磚一瓦被拆解移至目前市中心位置並重建,為朝聖者提供庇護。
即使是踏上同一條路,旅遊經驗各自表述。每當進教堂蓋章時還要與觀光團一起排隊就提醒我苦行的朝聖之路已經提早結束。
我只是朝聖路上渺小的滄海一粟,生活與其他背包客並無二致,沒有尋找自己的浪漫想像,也沒有探尋人生意義的好高騖遠。
每天就只是專注走路、休息、採買、覓食、洗澡、睡覺,偶爾上教堂或者參加彌撒,如此再簡單不過的日常。
朝聖之路並沒有帶給我什麼,反而是剝奪習以為常的賦予,讓我終於願意面對最脆弱與赤裸的自己。
在超熱情觀光客按一百次快門之後,總算有一張人物和地標完整進入觀景窗的紀錄照,成為三位台灣老師旅途的一小個篇章。
Buen Camino!
法國之路Camino Francés故事未完....待續
- Feb 06 Thu 2025 00:01
法國之路Day 29 Portomarín的告別倒數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