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我成為朝聖路上千萬個徒步者之中的一粒沙塵,剛剛辭去一份如同雞肋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卻能夠妥妥領死薪水等待退休的朝九晚五傳產工作,隨即踏上旅途。拿著不安於室的火車票,想為平淡的生活放手一博。闖進前往Camino出發點的車廂,駝著一個裝滿冒險流浪熱血的大背包,與過往挑戰百岳的裝備並無二致,唯一不同的是,這一趟旅程將突破以往徒步經驗的漫長,出發之前預期的最大旅遊阻礙是語言隔閡,卻沒有在旅程中帶來困擾。
Camino Francés Day33(2024/8/4)
徒步路線:O Pedrouzo-Santiago de Compostela
徒步距離:20KM徒步時間:5小時
帶著五味雜陳與百感交集,摸黑前往終點聖地牙哥,也是法國之路最後一天啟程,徒步旅行還沒結束,世界盡頭在遠方等我。
每天在夜色降臨之前已經將身體調整至飽足舒暢快活的狀態,然後躺平在床上,不過三秒鐘就沈沈入睡,這是走路的簡單日常。清晨六點出發,散步八公里抵達聖地牙哥機場附近,兩天前已搭機返回義大利的Francisco的慈祥面容突然閃過眼前。
這一段每天走路的日子將會永遠懷念,雖然今天的里程數不長,由於大教堂周邊的住宿早就銷售一空,只能提早前往現場找床位碰運氣。
是不是回歸最原始的走路旅行方式才能對地球仁慈?成也人類、敗與人類,人類是地球持續進步發展的推手,也是人類過於汲汲營營開發而破壞生態、招致地球終將毀滅,倘若不及時覺悟,縱使有生之年無緣見證滅絕,世界末日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7:40在路上遇到有多面之緣的菲裔美籍Angl和日本女生悠閒吃早餐,透露我尚未訂到床位的困擾,得知他昨天訂到一間多人房尚有多餘床位,熱情邀約日本女生和我幫忙填滿。
面對無力改變的家庭關係,長年造就我對待周遭生活視而不見的冷漠,透過走路與沈澱,試圖尋找心中遺失的愛與溫柔。
缺憾已造成,怨懟會在有生之年持續上演,面對無解的家庭紛爭,也許在找到答案之前,必須先與自己和解。
旅途中不斷看見生命的種種可能而產生對於存在價值的焦慮。
不知道失眠為何物?每天光走路、洗澡、吃飯、睡覺就夠忙的了,哪裏還有時間失眠與煩惱、憤恨呢?
電影返校的台詞”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面對台灣紛擾的一切我沒有忘記,只是每天專注於走路這件事而無多餘心思想起。
走路一個月已經養成路過教堂就進去恭敬崇拜的習慣,和在台灣看到廟宇就入內參拜的概念並無二致。
排隊等待蓋章時巧遇與Austin同行好幾天、昨夜留宿在這個小村莊的墨西哥女孩與她的朋友,充飽電的兩人全身散發爛漫熱情從遠方走來。
在小村莊遇見輕裝騎馬觀光客?朝聖者?據聞部分地區有販售騎馬體驗朝聖之路的行程。
不知不覺走到倒數10公里,這是多麼困難達到的數字,出發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能走到這裡,我要謝謝遇到各種挑戰依然堅持下去的自己!
這場過於顛沛流離的旅程宛若一場美夢,倒數9950公尺即將從夢中甦醒,在夢裡傾聽自己的身體與心裡的聲音,放下執著的懊悔、拋開糾結的懸念。
終點在即,提早切換觀光客模式,回歸庸俗世人搜刮琳瑯滿目的紀念品,小朋友才做選擇,磁鐵、胸章、鑰匙圈和T-shirt每一樣都想要。
用心走路也認真花錢,都怪老闆太友善、價格隨興亂算,忍不住買到需要購物袋打包。
不期而遇出現在徒步路上的新角色經常會有讓我瞪大雙眼、驚嘆到合不攏嘴”竟然有這種人”的震撼,比如全程身著黑色長袍的神學院學生、一日走五十公里的Fred、通過Alto del Perdón寬恕之峰後拄著拐杖下坡的妙齡少女、拉嬰兒車上路的年輕夫妻、還願的巴西女歌手、和狗徒步的女孩、膝蓋以下是刀鋒義肢的肌肉男、替過世兄長圓夢的美國大叔、坐輪椅上路的弱勢團體、崇尚自由主義而穿著背心大方激凸並露出腋毛的比利時女孩…每一次偶遇都不斷刷新我的旅行觀並帶來巨大衝擊。
過了4.5km喜悅山Monte do Gozo之後將一路下坡走到聖城,至於路標上的黑馬有何指示?不得而知。
除了絡繹不絕的徒步者與偶爾擦身而過的單車騎士,騎馬逛街的畫面在路過小村莊持續上演。
捷克作家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在《過於喧囂的孤獨》書中提到“我從來並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便是我此刻最佳心情寫照。
倒數五公里是法國之路最後一個山頭,海拔不到四百公尺的喜悅山Monte do Gozo,徒步一個多月只為目睹聖城大教堂的尊容已映入眼簾。據聞路過這一段接近終點完全沒有登山感的緩坡會為朝聖者帶來喜悅因而得名。山坡上可以容納五百人的庇護所Albergue de peregrinos del Monte do Gozo規律的四方形平房與墨綠色屋頂,說是軍營也不會被懷疑。
上午十點走回有紅綠燈和斑馬線的現實,旅程終將迎來結束,而我的人生目的地又將情歸何處?
有別於小村莊結合地方色彩小巧玲瓏的朝聖裝置藝術,城市美學的建築規模隨著進入觀光大鎮而雄偉壯觀。
一路與自身缺陷、脆弱不斷拉扯抗爭,學習接納各種不完美都是造就生命的一部分。
挺過感冒、生理期與牙齦腫脹成豬頭而翻越庇里牛斯山、熬過腳底無數水泡、損失兩片腳指甲、全程沒有寄包(將重裝宅配到下一個住宿點6 €/趟),我終於在33天內完成徒步800KM的人生清單。
一路西行,時刻享受驚奇與考驗的冒險旅程畫下句點,為自己開啟截然不同人生篇章的勇敢喝采。
朝聖之路走到終點Santiago de Compostela,人生的路還要繼續走下去...儘管肉體已經順利抵達聖地亞哥,精神上的CAMINO並沒有結束。
早上11點幾乎是哭著走到朝聖之路終點大教堂Parque da Alameda前面的廣場Plaza del Obradoiro。
情緒平復之後陸續遇到差不多時間出發、同住過好多次庇護所那一大群外國友人接踵而至,和請喝啤酒的德國大叔Mike擁抱歡呼。
與背小吉他走全程的愛爾蘭動畫師Aido擊掌擁抱。
英文老師Austin、考察朝聖之路旅宿業的Anita姐姐、吃過我煮的火腿蛋炒飯的美國大叔Juan
不要輕易否定自己,除非你已經嘗試過!
在歐洲打工度假,抽空來走路的韓國獨旅廚師...
首爾阿啾西、音樂老師Yiling、墨爾本Pita、每次相遇就會大喊”Hey!Taiwan!”的英國鬍渣男老師、經常入住相同庇護所的白人情侶、黑人長腿妹Toni、…非常不容易的這一趟徒步旅行,透過專注在走路這件事上面忘卻煩惱也釐清了很多思緒…
聖馬丁皮納裡奧修道院Monasterio de San Martín Pinario在前往大教堂必經之路。
在大教堂前面和並肩戰鬥的熟面孔夥伴們寒暄合影留念之後,獨自坐在地上放空好久才回過神。被一路上對我多次伸出援手並且在終點重逢的Anita揪去修道院覓食、手臂刺著Camino大貝殼的美國大叔Juan和Austin也加入飯局。
”我可以這麼幸福嗎?”歷經一個多月的流浪,坐下來用心”享受”一頓美食是無與倫比的歡愉。
後天將搭乘巴士去走葡萄牙之路的Juan搶著買單,番茄雞蛋沙拉+豬排佐馬鈴薯+起司蛋糕+紅酒,這一頓朝聖者午餐會讓我記住很久,不只是食物美味,餐桌上的朋友是這趟旅程最珍貴的收穫。
吃飽了古城區所有住宿床位已滿的閉門羹,無計可施只好向菲裔美籍Angl求救,意外得到搶手的老城區床位,每每在危機關頭總會遇到天使扭轉局勢,這就是朝聖之路上難以言喻的神蹟。
位於蛋黃區的庇護所套房能見到部分古城區容貌,是Angl前一天才預定到的最後一個房間。
既然已經走到終點不急著領取證書,吃飽喝足午睡片刻,塵埃落定的下午六點晃悠到朝聖者辦公室。
門可羅雀的朝聖者辦公室(Pilgrims Reception Office)有親切志工帶領辦理手續。
輸入個人資料並抽取號碼牌前往櫃檯,服務志工以深信不疑的堅定眼神例行公事隨意翻開兩本蓋滿印章的朝聖護照,迅速得到朝聖證書。
今日抵達點一千多人,我也貢獻了一個數字。
2024年8月4日是我完成聖雅各之路-法國之路的重要日子、也是麟洋配打到奧運金牌的光榮時刻。33天經歷的酸甜苦辣宛若跑馬燈在眼前重播,我在傾瀉的淚水中像個局外人快閃觀賞這段驚心動魄的徒步旅程。
石匠廣場Plaza del Obradoiro是Santiago de Compostela的心臟地帶,廣場被四座標誌性建築圍繞,包括東面的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西面的拉霍伊宮(Pazo de Raxoi),南面的大學(Colexio de San Xerome)、北面的天主教雙王酒店(Hostal dos Reis Católicos)。分別象徵加利西亞自治區首府的四大支柱:宗教,對朝聖者的關注、公共行政、教育。
宏偉壯觀的大教堂腹地廣大,沿著外圍繞一圈也需要一些時間,移動各個角度回望都有不同風景,這個立面的大門就是教堂的入口,廣場上有令人駐足停留的高水準表演。
教堂的入口前方銀器匠廣場Praza das Praterías是中世紀銀匠和金匠交易場所,如今周圍還有幾間高不可攀的珠寶店。位於廣場中央的馬蹄噴泉Fuente de los Caballos有四匹從口中噴水的馬拱起一座手持星星的雕像。廣場上樂團接力演奏,千年遺跡的教堂階梯變身為發思古幽情的露天展演舞台。
僅於聖年期間打開的聖門(Porta do Perdão)正上方有聖雅各的雕像,兩旁是他的使徒Atanásio與Teodoro,聖門兩側刻有眾使徒的小雕像。
為了滿足世界各國蜂擁而至的朝聖者,大教堂彌撒一天舉辦多場。
大教堂享負盛名的傳統盪香爐儀式Botafumeiro名稱源自加利西亞語,字面翻譯為“丟擲煙霧”。在某些特別日子中午十二點彌撒之後會舉行盪香爐儀式。以繩索懸掛於天花板的巨大香爐由八位紅色長袍拉繩以60公里/小時的速度擺盪在空中,在瘟疫和流行病時期,香煙具有預防作用,焚香也是向上帝祈禱的形式,藉此散發熏香洗滌朝聖者長途跋涉的滿身瘡痍。
以海納百川的格局接待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種族、信仰、階級的大教堂,即使非教徒也能在彌撒過程中得到精神慰藉平靜心靈。
使徒墓穴(Cripta Apostólica)是宗教朝聖者的終點,即使我並非因為宗教動機而旅行至此,參加完彌撒跟著人群排隊進入地下室朝拜埋葬聖雅各遺骨的墓室。
聖雅各的墓室座落於大教堂幽暗狹窄的地下室,白色大理石製成的祭壇上擺放承載聖雅各和他的兩個信徒的骨灰盒供後人憑弔,幾位虔誠的教徒雙手合十低頭禱告,門外漢的我只能以莊嚴肅穆的心情快速走過,是對待這個神聖空間的最大尊重。
大教堂主立面的巴洛克式建築是這座城市的象徵,當年隱士跟隨星星的指引於此地發現埋葬數百年已經被遺忘的聖雅各與兩位門徒(Athanasius、Theodore)遺骸,也是聖地牙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意為繁星之地的緣由。朝聖沿途每個村莊城鎮的教堂總是特別醒目,是為了凸顯教堂有別於世俗的神聖地位。
巧遇節目拍攝,足見Santiago de Compostela的宗教地位與歷史價值歷久不衰。
有一部電影對白這樣說:遊客想要逃離人生,旅人想要體驗人生。既然不知道人生有多長,何必花時間在逃跑這件事上面,把時間拿來體驗吧!
Tourists want to escape from life, travelers want to experience life.
朝聖之路D34:2024年8月5日
養成一個習慣需要一個月,身體會給你最誠實的反應。睡到自然醒的早上七點起床,不再需要徒步的第一天空虛感席捲而來。
位於大教堂對面的長形建築體是省議會所在地拉霍伊宮(Pazo de Raxoi) ,也是朝聖者抵達終點之後在門口席地而坐沈澱心情、拍攝拱門與大教堂經典畫面之處。
揮別熱情贊助一床讓我昨夜不至於流落街頭的菲裔美籍Angl,前幾次在小鎮偶爾相遇成為室友,聽他娓娓道來踏上朝聖之路只為完成兩個月前離世的兄長遺願,即使66歲的體力不堪負荷,每天必須將行囊提前寄送到住宿點,也起得比所有人早,一步一腳印慢慢走完全程。超低調的大老闆不願留下聯絡方式,只能擁抱道別,祝福他前往巴黎旅途愉快。
終於有時間漫步在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古城,到處隱藏哭點。在巴士站遇到等公車到機場飛回義大利的制服大叔三人,在T恤上面簽上大大的台灣名字,親吻擁抱告別,一生一次的再見,再也不見!
歡送Anita前往火車站,即將踏上馬德里旅程的姐姐是為了場勘朝聖之路的旅宿業配套而來,一路上大手筆住過各種城堡老宅、修道院庇護所、現代化公寓式住宅…深入探討不同類型住宿環境的經營方式,Camino路上的朝聖者臥虎藏龍。
儘管在終點無緣見到最喜歡的朋友:提早抵達的巴西歌手Flávia、義大利退休語言教授Francisco 、中途回家的破傷風阿公Jose miria,留下些許遺憾。朝聖之路讓我看清楚自己的身體有多脆弱、意志有多堅強、情感有多豐沛..感謝一路上所有美好的相遇,感謝對我伸出援手的眾天使們,感謝我把我自己帶離舒適圈。
離別與和好的界線變得模稜兩可、感動或雀躍的情緒變得曖昧不明,一件持續做了一個多月、已經成為生活一部份的事,突然劃下休止符,好像生命被掏空般不知所措,明天睡醒該做什麼事呢?!
把徒步旅行每一天心路歷程記錄下來,保存完整的故事,紀念我曾經走過的青春。總以為已經夠了解自己,回過頭來才發現對自己太陌生,在無法預測的旅程中,總是會蹦出另一個未曾出現過的我,啊!原來我也有這一面啊!
於是,我不斷踏上旅程,試圖尋找另一個嶄新的我。於是,決定浪跡到天涯海角、世界的盡頭。
宗教觀光創造無限商機為古城周邊帶來繁榮與買氣,從紀念品、生活用品、服飾珠寶、磁磚裝飾、背包提袋藝術品....道盡聖雅各的一生。
被太陽曬紅的臉頰與滿身滄桑無言洩漏了朝聖者身份,超市結帳意外得到朝聖小禮物。在觀光大城Santiago de Compostela第二天,除了早上進教堂瞻仰聖雅各遺骨,與即將返國的好朋友珍重道別,度過無所事事的放鬆日,搬到有電視的套房好好享受個人空間,讓身心靈得到完整放鬆復原。麟洋拿金牌、北車民眾群聚歡呼的畫面出現在西班牙新聞報導感到非常驕傲。
在這個資訊爆炸、科技焦慮、連騎車停紅燈都要滑手機的年代,同溫層極厚,所見所聞很容易被AI演算法局限而造成想像力的泡泡,要戳破這個不夠真實的泡泡、跳脫被大數據支配而去感受更多被計算、規劃與建構的世界,反而顯得困難。也許徒步是一個能夠回到最原始、親近大自然的旅行方式,擺脫大部分旅遊行為中事先被設定好的橋段與遊戲規則,回歸到最純粹的狀態體驗旅程。花33天走過800公里,用蓋滿109個印記的兩本朝聖護照換取徒步長征的證明,是真摯跨出每一步的血淚史。在大教堂參加神聖莊嚴的彌撒之後為法國之路劃下刻骨銘心的句點,而我的徒步旅行,尚未結束。
下一次,也許…北方之路!
Buen Camino!
世界盡頭故事未完....待續